“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农业机械市场的蓝海之一。”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表示,中联重科正在大力发展甘蔗机械化产业。3年来,从规划到产品研发,再到市场开发,我们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做出了很多努力,目前也在国内实现行业领先。
“两性”把控考验能力
樱桃好吃树难栽。甘蔗收获机械产品市场空间固然诱人,但摆在国产品牌面前的问题依然很多。对于甘蔗收获机械来说,如何提高可靠性和适应性是本土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中联重科显然对此早有准备。
据了解,谷王AS60甘蔗收获机拥有15项专利。中联重科通过自主研发,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实现了产品的先进性能和可靠性,使含杂率、防倾翻等指标优于进口品牌同类机型。中联重科甘蔗收获机技术应用领域同样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谷王AS60甘蔗机搭载GPS追踪定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内置GPRS、GSM、GPS模块,不间断地与农机进行通讯,并将车况信息传送给控制中心,随时监控农机运行安全指标,一旦超标,马上反馈到平台进行安全预警,让农机车主和运营平台中心随时掌控车况信息。
据悉,谷王甘蔗机拥有多项业内领先的专利技术,首创采用智能集中润滑系统,机器运行过程中定时、定量、间歇式对润滑点持续供油,保证各润滑点的良好润滑。降低保养成本,减少零部件的故障发生率,保证使用寿命。
此外,“主刀+辅刀”的切刀结构,一旦切刀出现崩刃情况,只需花十几元更换主刀,而其他品牌需花几百元更换切刀,大大降低换刀的维修成本。为了降低收获后甘蔗段的含杂率,清选系统采用离心式风扇+轴流式风扇组合模式,风扇无极调速,风速平稳,收获后的甘蔗十分干净,便于糖厂加工利用。
巨大差距依然存在
尽管中联重科做了很多努力,但其劣势还在于积累不够。这就如同养猪,如果没有七八年的经验积累,养出来的猪是难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而凯斯等外资品牌则不同,他们在数年前针对广西农艺特点储备了产品,只待市场启动。这种差距的追赶并非一日之功。
谈及甘蔗收获机械市场的未来,王金富坦言,中联重科乃至整个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来形容,恰如其分。
记者了解到,凯斯在30多年前就加入到推进中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工作中,多年来,在产品研发、农艺推广、降低制糖成本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并与甘蔗产区的政府部门、农垦和糖业机构等展开了长期广泛的合作。该公司在国内建立的年生产能力300台的甘蔗收获机工厂已于2013年投产,配套的培训中心和备件中心同时建立。其优势不言而喻。
此外,正如广东科利亚公司董事长彭康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我能解决甘蔗收获机械系统的问题,可是解决不了整个生产系统的问题,我找到了更适宜机械的收获方式,却找不到最耐用的刀具。”其面临的难关还需要一一攻克。这对凯斯等外资品牌也是如此。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官方网站: http://wjzs.org/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资讯QQ:100360145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wanguanwj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028-61690086-6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