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机电集团2015-2020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在转型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得先机,机电集团提出坚持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并举,策划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机器人、节能环保、现代制造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做精存量、做强增量,持续创新,推动集团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
谋划成立智能制造公司和轨道产业集团,通过运用互联网,改造提升重庆机电的传统产业。
军工集团加快推进物联网、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用航空方面,推进固定翼飞机项目,加快推进直升机研发实现本土造;
加大农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农机装备的研制力度。
在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将鼓励通用、水轮、水泵等企业“走出去”,延伸产业链,在输出产品、技术的同时,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以及设备集成业务。同时,发展金融服务、工业地产、大宗物资采购、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在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方面,则通过在英国、美国等已建有的海外平台和东南亚等新建的对外平台,引进集团所需的产品、技术、人才、资本;组织企业抱团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等。
同时,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扩大轨道及交通运输装备、电力装备、通用环保、军工和机床工具等产品出口。
构建董事长、总经理亲自跑市场大营销体系
挖掘“一带一路”市场商机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在市场萎靡、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在“走出去”方面,机电集团积极挖掘“一带一路”市场商机,提出“外抓市场、内抓管理”,董事长、总经理亲自跑市场的大营销体系,目前成效明显。今年1-5月,机电集团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
为改变以往所属企业各自独立,分兵突围,艰难为战的独狼式营销模式,去年起,机电集团进行营销大改革,集团总部成立市场拓展部,构建大营销体系:信息共享平台、集成总包项目运作平台、搭建海外市场拓展平台、搭建新产业拓展和新产品研发平台及产融结合服务平台。
“大营销体系将按照企业集成打包、搭船出海的模式,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组团公关、市场合力、创新研发和产融结合等多种手段,提升集团所属企业抱团竞争、合力拓展市场的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机电集团董事长王玉祥表示。
在开拓市场方面,对一些大型、战略性的项目,王玉祥亲自出面,带领相关企业,走访重点用户,希望能开展或加大双方合作力度。
与此同时,根据大营销体系规划,未来机电集团将瞄准“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搭建海外市场拓展平台。
据机电集团决策层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中,机电集团受益的产业包括轨道交通、铁路建设、通用航空、电力基础设施、水力发电、核电、贸易与物流、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