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市场格局为导向,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交流协作,加强和完善行业自律,建立区域性企业协调机制和同类产品企业协调机制,避免恶性价格竞争。重点支持优势钢铁企业强强联合,鼓励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同区域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规范区域市场秩序、加快改造升级。推动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健全、补强产业链。推进已重组企业加强实质性整合,再造业务流程,切实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产品服务升级。建立质量追溯和信用评价机制,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企业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建筑、机械、轻工、造船等行业用钢材的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打造汽车板、硅钢、轴承钢、齿轮钢、海工用钢、核电用钢等重点产品的世界品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钢材标准的制、修订,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以用户为中心,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强化质量稳定性,开展符合用户要求的服务标准化作业。
强化实施改革创新。推动国有钢铁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建立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深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探索多种激励机制。规范民营钢铁企业经营,着力改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推广普及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股权激励、制衡和约束机制。以改革创新,释放钢铁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此外,还要促进钢铁企业建立具有先期研发介入、后续用户应用功能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积极推进多元发展。“十三五”期间应引导企业根据实际和区域需求情况适度发展多元产业,以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与钢铁主业形成良性互动。一是要充分依托主业在冶金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开发关联产业,二是积极培育新的多元支柱产业,三是积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钢铁物流产业。
优化钢材出口模式。一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主动寻求世贸规则保护。相关部门和钢铁企业应该做好应对准备工作,面对国外发起的贸易摩擦,不是消极的躲闪回避,而是要沉着应对、积极应诉。二是优化出口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我国钢材出口应向“出口产品多元化”和“出口地区多元化”发展。三是创新海外营销模式,拓展出口渠道。创新海外营销模式,加强与国际钢铁贸易公司联姻合作,利用国外成熟先进的营销网络,一方面拓展海外营销网络,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的出现。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资讯QQ:100360145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028-61690086-6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