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在昨晚举行的春茗晚宴上,发布了《2015年会员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107家会员企业为调查样本,对企业订单、用工、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情况作了调查。副市长杨晓棠、市政协副主席蒋小莺出席春茗晚宴。
报告显示,虽然受访外企普遍认为2015年是在艰难中爬坡,但是大部分都保持在安全线以上运行。受益于“机器换人”等政策,受访企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用工有所减少。不过,成本压力和人才争夺仍是阻碍外商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
大多数企业表示已经或打算开拓内销业务,超过八成的企业表示不打算将业务转移离开珠三角(东莞),“莞式反转”已经成为外商们点评东莞的热词。
外企去年经营情况趋于平稳
“鉴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对东莞制造业进行调研,希望以此形成科学的分析,更好地发挥政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任重诚表示。去年10月,该协会向会员企业发出了《2015年会员企业经营状况调查问卷》。
任重诚说,本次调查以107家会员企业为分析样本,分布各个行业,其中从事金属加工制品、电子制品、塑胶制品、纺织与成衣占多数,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目前工人数为70-13000人不等。
超过六成受访企业去年订单比前年减少。其中,64%受访企业表示2015年订单比前年减少,21%受访企业表示2015年订单与前年持平,15%受访企业表示同比有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订单有所减少,但是企业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出口订单的数量同比有所增长。
总体来说,受访企业2015年的发展状况趋向平稳,大部分受访外企在去年保持在安全线以上运行。由于企业利润有所保证,工人直接受益。数据显示,97.1%受访企业的普通工人每月基本工资高于东莞最低工资标准。
大部分企业认可东莞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任重诚指出,综合以往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企业愿意留在东莞发展。而在本次的调查中,也有83.8%的受访企业认为不会将部分业务转移离开珠三角(东莞)。
近半外企用上“机器人”
49%受访企业采用机器或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22.7%受访企业表示今年正在准备采用“机器换人”。对于自动化所带来的效益,有企业表示,与之前相比,生产成本甚至可以降低一半。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正在逐步减少用工需求。”任重诚说。报告显示各行业用工2015年和2016年均呈现下降的情况。受访企业表示,如果未来增加用工人数,将偏向于技术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