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网站首页 指数分类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指数解读 采集点商铺 指数团队简介 指数论坛
  最新资讯
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新动
彩钢压瓦机行业目前面临
中国制造业崛起需要迈过
中国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
自控阀门行业专家_汉德阀
人体工学or智能家居 下一
绿色建材再上紧箍咒 推广
我国液态食品向智能包装
实木门产品仿冒现象频发
大佬各抒己见 LED灯管
  联系我们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工作小组

 地址中国·成都·金府路555号中国·万贯机电城内·电子商务大厦4楼·指数部
 电话028-61690086-6655
 传真:028-87636056
 邮编:610036
 邮箱:index@wanguan.com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业崛起需要迈过三道关
发布时间:2015-07-01
    核心提示: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绍云说:“创新型企业可以凭借领先的技术和高新产品得到超额利润,进而支撑继续研发,形成良性循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则会打破这种循环。比如企业花了大量成本研发的新产品每台售价10万元,其中3万元是开发费用。市场上出现的抄袭、模仿产品,没有开发费用,只卖6万元,价格一冲击,正品也只好卖6万元,由此形成的‘抄袭者定价’带来恶性循环,损耗的是创新的原始动力。”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总经理王琦表示,现在年轻一代工人觉得工厂工作苦、不体面,更愿意去第三产业。以外高桥2万多名员工的来源地为例,以前以江浙一带为主,而现在多来自广西、贵州等相对偏远地区。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宇说:“计划经济时期的八级工、九级工很受崇拜。现在人们崇尚当白领,一线技工地位难比当年。如何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愿意投身制造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加倍重视。” 
   
  同时,工人流动性、不稳定性增强也使企业的培训成本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形式以长辈带领同村同乡人组成的“打工游击队”最为常见,工人们依靠亲友提供的信息频繁跳槽,很少真正在一个领域里长期学习技能。 
   
  “1个技术人才,没有10年是沉淀不出来的。”福建纺织企业凤竹集团董事长陈澄清说,由于工人的流动性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也被迫减少了70%以上。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也认为,部分农民工跨地区跨企业流动,劳动力队伍不稳定导致企业不愿意培训工人,长期下去将形成恶性循环。 
   
  即便企业投入进行员工培养和管理,也往往流于表面,难见成效。“没有严格培训,做10个产品也许是合格的,但做到100个的时候,一定有2、3个是坏的。”刘绍云说,自己在日本工厂学习60天都在练习规范的焊接、拧螺丝、压线头等基本工作,而国内不少企业直接“默认”工人能够规范操作,对员工的培训只停留在“简单说两句”的水平。 
   
  “广大的一线工人是我们生产力的根本,如果这些人的培训没做好,再好的管理层、专业技术也没有用武之地。”刘绍元认为,缺乏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短期内可能影响不太明显,但长期积累将导致行业水平和产品品质的低下。有业内人士更是不讳直言:“靠目前这样的农民工队伍,怎么能实现制造强国?” 
   
  “该压的必须压,该关的必须关”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复杂因素交织、矛盾态势并存的局面将是一个长期考验,需要培育政府定力、企业耐力和社会承受力共同构建起运转良好的转型平台。 
   
  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反复强调称,当前市场压力主要集聚在过于饱和的中低端需求上,相关产能该压的必须压,该关的必须关,应当交由市场和企业自主决定。 
   
  “以我们工程机械为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估计部分需求还会往下走,那些低端靠拼成本、拼价格的,日子肯定难过,我认为,对于那些该死的产能,不要心疼,更不要出手救,现在应该说,可以适当的再紧缩一把,让他死掉,千万不能陷入将死未死、该死不死的停滞局面中,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吹沙漉金,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江苏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说。 
   
  与此同时,需从制度环境建设入手,重点扶持培养企业的转型耐力。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当前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很大,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50%、60%以上,所以新一轮的调整发展过程中产能的扩张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制度环境上下工夫。 
   
  格力电器总经理望靖东说,好的企业不依赖政府给钱、给优惠政策,更多是要求一碗水端平,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公平公正成为企业诉求最为集中的两大领域所在。 
   
  此外,很多企业提出,应注重培育全社会的转型承受力应对制造业升级转型“阵痛”冲击。在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地区采访时,多家大型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是2012年以来“招工最容易的一年”。 
   
  据了解,目前部分工厂关停后产生的富余劳动力一部分仍在沿海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找到新工作,一部分则转移回中西部老家就业,但不论是停留在东部城市还是回转家乡,都对当地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广东等地正在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力度,企业负担压力也随之增加,以一家万人大厂为例,部分企业员工工资性支出增长都在数千万元以上,如何帮助企业化解冲击需要引起关注。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官方网站: http://wjzs.org/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资讯QQ:100360145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wanguanwj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028-61690086-6655 

来源:坚强
上一页123下一页
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2-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编制单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 成都万贯集团 合作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电话客服电话:028-61690086-6655 传真传真:028-87636056 邮箱邮箱:index@wanguan.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蜀ICP备11011566号 关注我们:000 4477

安全联盟认证 电子产业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