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钢价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原材料价格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全球经济已经开始逐渐回暖,然而国际钢材的价格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回暖而反弹,因此,在短时间内,国际钢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在国内供给端保持相对平稳的背景下,需求以及未来的预计变化成为改变目前行业格局的主要因素。从近期疲弱的行业基本面表现来看,宏观经济数据出现的改善并不会马上增加对于钢材的需求。而且,即使在未来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开始增加对钢材的购买,也不会造成钢价上涨的趋势,因为需求的增加将会刺激庞大的产能重新释放,进而导致产量快速提升,库存增加,以至于价格疲软。
未来影响力有限
尽管9月份钢铁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的季节性效应,不过,由于钢铁属于强周期行业,即其价格将随着经济的好转而上涨。现阶段美国、中国的经济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因此,未来钢价的上涨预期加强。不过就目前的数据以及经济环境来看,尽管市场对于未来钢价上涨有所预期,但是此次的价格仅仅是“回暖”,而非“上升”,所以在未来3-6个月内,钢价或将继续保持窄幅波动的态势,并不会对汽车制造业造成过大的压力。
另外,高华证券认为,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份开始削减QE的预期反映较为充分,但如果近期经济数据出现反复,市场预期联储削减QE的行动可能推迟至12月份甚至明年,亦可能阶段性刺激工业金属及黄金价格反弹。因此,丰田提高钢材的售价或许是提前反应未来钢价的增长。
从汽车行业的整体来看,目前全球除了欧洲市场外,美国、中国两大汽车市场的销量都在不断攀升,且该行业目前处于复苏的阶段,因此,在未来即使钢价有所上升,也不会在短期内对汽车行业产生过大的冲击。而且从钢的行业周期来看,进入一轮上涨行情的牛市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钢价在未来对于汽车企业的影响力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