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网站首页 指数分类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指数解读 采集点商铺 指数团队简介 指数论坛
  最新资讯
为什么中国钢材价格竟然
我国正推动钢铁工业新的
我国钢铁产业智能转型升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开启数
需求发生改变 门窗企业节
产量回升出口下降钢价或
瞄准本土需求苦练内功 我
我国正推动钢铁工业新的
产量回升出口下降钢价或
企业经营好转 钢铁化解过
  联系我们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工作小组

 地址中国·成都·金府路555号中国·万贯机电城内·电子商务大厦4楼·指数部
 电话028-61690086-6655
 传真:028-87636056
 邮编:610036
 邮箱:index@wanguan.com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资讯
瞄准本土需求苦练内功 我国机器人产业后来者居上
发布时间:2016-09-21

   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强基工程的大力推动下,机器人成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研发和应用阶段,工业机器人从1959年问世,从简单的可编程机器人,逐步发展为高精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在21世纪开始进入家庭,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大力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对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巨大本土需求将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前瞻性布局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发展。我国虽然从2013年就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并将至少在未来30年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市场,但是,我国大大小小的500多家机器人企业并不占有任何优势,我们与国外机器人企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持续推进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已经长达了半个世纪之久。严格地说,机器人产业并不是工业化国家竞争的新领域,而是长期争夺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在产业技术层面,随着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机器人产业渗透融合,机器人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开。

  虽然市场潜力巨大、战略意义重大,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作为技术和市场上的“后来者”,面临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推动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支持性政策的总体导向是偏向于供给侧政策。巨大的本土需求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发展本土机器人产业还是应该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更为重视需求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企业蓝海掘金苦练内功很重要

  近年来,机器人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今年全球市场有望突破33万台(2014年22.6万台),其中,中国市场有望突破10万台(2014年为5.6万台)。未来,新兴国家将是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饱和,刚性需求明显减少。未来30年,中国将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市场。

  机器人企业快速扩张,既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有金融市场的助力,也有‘虚火’。机器人产业变革将提前来临,新一代机器人概念将在未来3年~5年内提前引爆。所谓新一代机器人,主要是指“机器人互联网人工智能。

  瞄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风口”,各地出现了不少机器人企业,这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行业发展乱象。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热潮下更需冷思考。要加快我国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避开目前已经出现的诸如盲目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轻视前沿性技术的可持续研发、过度强调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等发展误区。

  对企业来说,不能只是到‘风口’挣一笔钱就走,而要从长计议。机器人产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既要做好当前的事,也要谋划好未来,苦练内功很重要。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官方网站: http://wjzs.org/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资讯QQ:100360145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wanguanwj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 028-61690086-6655

来源:坚强
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2-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成都五金机电指数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编制单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 成都万贯集团 合作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电话客服电话:028-61690086-6655 传真传真:028-87636056 邮箱邮箱:index@wanguan.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蜀ICP备11011566号 关注我们:000 4477

安全联盟认证 电子产业联盟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