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永康企业界很忙,忙着看、忙着听、忙着想。用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波的话说,就是:“不仅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11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机械设计与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谭建荣教授受邀来到永康,为300多家企业作《从数字化制造到智能化制造》的专题讲座。 10月底,永康党政一把手带着2012年度全市纳税50强企业负责人赴北京考察,听专家解疑释惑,感受科技最前沿的“脉动”,探索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之道。3天行程,没有安排任何游览,永康市代市长金政却要求多带回一些“实货”。 企业主们说,企业界忙的背后,是永康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的“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构筑借智借力平台,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助推五金工业转型升级。
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让这个有着浙中“最稳定经济板块”美誉的“五金名城”,处在爬坡过坎的节骨眼上。要爬上更高的坡,越过当前的坎,出路在哪里?
多年来让永康人引以为豪的五金工业,貌似“大”却无法“称大”,更无资格“自大”。一个不争的事实,号称拥有万家之众的永康五金制造产业,不用说全国,就在全省排得上号的没几个。也就是说,永康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但真正顶天立地的企业还没有。
曾经的永康,一只保温杯、一扇防盗门、一辆滑板车,便能催生上千家同类企业,“小五金”产业集聚的低成本优势几乎用到极致。这种产业架构同质化“复制”的倾向,始终让永康五金工业难以摆脱“低、小、散”的窠臼。由于内生增长动能明显不足,很多企业至今仍然不得不依靠逐渐丧失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换取微薄的收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
很快,永康上下掀起一股“创新驱动,二次出发”的解放思想热潮。出路何在?就是要寻找新的发展优势,汇聚新的发展动力,全面打造永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什么是“升级版”?“升级版”就是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生态好、惠民生的绿色GDP,加快实现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由制造大市到创造强市,使永康发展成为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好、人均收入水平和人民满意度高的县市,创造市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