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本土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不高,在引起质检总局等多部门的高度关注后,近两年来抓得比较严,并且出台了系列相关制度、规范,但是截至目前来看,电缆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治,违规产品、低质量产品依然横行于市。
对于这个问题有相关部门呼吁只有严惩方能见效,对此笔者比较赞成,但是严惩只能是一个方面,想要彻底地改变中国本土电缆产品质量,并非是短时间内通过严惩能够解决的。
毫不夸张地说,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能够反应一个行业是否成熟和健康。目前,国内电缆行业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但是依然未能摆脱落后的局面,尤其是相较于国外发达电缆生产企业来说,距离拉开得还很大。因为,国内电缆行业呈现出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激烈、利润率比较低、原材成本居高不下等现象,不但严重制约电缆生产企业的发展,也给电缆行业的做大做强设置了障碍。
如果认真分析国内电缆行业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以发现有四个主要因素。第一,电缆料应用市场比较大,但是产品生产方面十分简单,再加上投资起点、入行门槛比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因此造成电缆市场的竞争趋于同质化和日益激烈,由此非理性竞争手段屡试不爽,粗制滥造产品比比皆是。
当下国内的电缆市场规模很大,尤其是电线电缆作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也是制造电机、电器、仪表的基础器材,再加上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快速推进,给国内电缆行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和商机。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目前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
而且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镇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镇化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至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高速城镇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由此可见,仅仅从城镇化建设推进方面来看,国内的电缆行业也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