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的逐步放开,让个人、企业自建电站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但是,业内一些专家认为当前自建电站仍然存在某些障碍,有5点比较突出:
一、补贴价、上网价难到位
目前还不知道怎么给发电企业或个人转付补贴,这需涉及财政、物价等多个部门。除此之外,发电企业或个人即使实现发电并网,但由于卖给自然人无法开增值税发票,因此这或将使卖电结算陷入死循环。
二、屋顶资源有限
据测算,1千瓦的光伏系统约需占8至10平米的屋顶面积。如占用的是公共面积,在申请材料中需提供其他业主、物业、居委会的同意证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居民楼越盖越高,开同意证明须涉及的人家也越来越多,难度自然随之增大。
三、核准批复繁琐
尽管家庭自用小型电站已无需通过核准,然而对想自建电站的企业而言程序依然繁琐。企业若想得到发改委的核准批复需要先做前期规划、勘探,后与地方政府谈判,拿下相关屋顶,再完成环评、能评等多种资料。这其中,仅环评、能评、可行性报告等环节可能就需耗时几个月,花费几万元。
四、融资依旧困难
据某企业负责人透露,该企业从今年3月完成发改委核准批复后就开始跑融资。在这期间,他发现光伏企业资金紧张现象较为普遍,他们不仅无法从银行贷到新款,对于老款银行也不愿延期。该企业为克服融资难,只得寻求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建设项目。
五、技术还须提高
按照国际惯例,根据光伏发电规模、成本等变化,电价和补贴标准会逐步调减。仅依赖补贴和政策支持是很难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而是需要通过提高技术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