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发展受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国内规模化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已经和同期相比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此前,国内的制造业经济是一种依托大量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工业及电子产品等行业的的制造商已经开始引入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来替代人力进行生产。
在互联网络的侵袭下,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在自动化的生产中引入网络化的概念从而达到一个集合程度颇高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但是现在这种模式又迎来一个新的改变,那就是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作为我国在国家层面大力技持的新一代互联网络,在公共生活及各行业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物联网使工厂的各类设备都达到一个物物相联的目的,从而使工厂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结构。而这也是工厂智慧化的一部份。在自动化与信息化结合发展到今天,早已有相关机构或人士提出智慧工厂的概念。
智慧工厂是现代工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目前,先进的制造设备离开了信息的输入就无法运转,柔性制造系统(FMS)一旦被切断信息来源就会立刻停止工作。专家认为,制造系统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要求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柔性,而且还要表现出智能,否则是难以处理如此大量而复杂的信息工作量的。其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复杂环境,也要求制造系统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敏捷和智能。因此,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纵览全球,虽然总体而言智能制造尚处于概念和实验阶段,但各国政府均将此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大力推动实施。
而智慧工厂则是将现有的生产基础设施实现高度的信息互联,让制造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利用存储的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从而可以改善和优化制造工艺过程。可以说,智慧工厂尚属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而机械装备与信息系统的融合是当前智慧工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智慧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的产物,而近年来,无论是信息技术领域还是工业领域,都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信息技术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等改变了信息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迎合了各产业发展的更多需求。在工业领域,从过去的工业机器人,到现在提出的智慧工厂,自动化技术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以及风行,更是带来了制造业的新一轮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