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LED(发光二极管)产能过剩、投资减速、企业倒闭等词汇充斥在近期固态照明相关新闻的时候,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恰似一股润物无声的细雨,给固态照明行业带来了清新。谈到OLED,可能国内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显示面板,对于OLED照明还很陌生。不过,在中国业界“首位吃螃蟹者”田元生眼里,OLED照明“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是时间问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显示,今年8月27日,中国首条线性OLED照明生产线在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一标志性事件无疑将进一步缩短OLED照明商业化进程。
国内市场被看好 中国企业信心满满
面对已有产品商用的外企,尽管国内企业刚刚迈出产业化重要一步,但这第一步恰恰点燃了国内企业的激情。身处产业技术变革的节点,国内外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同等的。面对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国内企业信心满满,希望未来在OLED照明这一全新的领域占据世界前列。
“OLED照明在中国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总裁兼技术总监田元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据他介绍,在技术层面,中国企业并不逊于外企;在市场层面,不论是特殊照明市场和高端照明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都远大于其他国家。“由于OLED是一种新的灯具,最适合在新的建筑市场领域推广,而世界一半以上的新建筑落在中国。”田元生补充道。可见,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数量庞大的新建筑将为OLED照明提供广阔的舞台。
在政策层面,中国市场也存在积极因素。毕竟中国已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其影响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已成为电能消费大国,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节能减排已成为减少能源消耗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鉴于照明产业对降低能耗的重要性,自1996年开始,政府就对各种节能照明产品进行补贴,相信随着对OLED照明的逐步深入了解,政府也会对OLED照明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国家正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而OLED照明是一个真正创新的新产业,有希望跻身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能有今日成果,政府支持功不可没。希望将来能继续得到政府更强力的关注与支持。”田元生说道。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条投产的生产线,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将量产尺寸规格为370mm×470mmOLED照明面板,年产能2万平方米。下一步,其OLED照明产品将应用于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国内其他企业也快马加鞭,力图抢占先机。例如,在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维信诺公司已在实验室建立一条OLED照明的中试生产线。维信诺照明项目负责人向媒体表示,2014年到2015年间该公司将建立OLED照明大规模生产线。据悉,该公司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OLED照明灯具,目前已完成了工艺技术集成。
随着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以及市场规模逐渐拓展,相信国内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OLED照明产业,尤其是已在OLED显示产业颇有建树的企业,更容易平滑转型。
当然,中国市场一直是国内外企业的竞技场,OLED照明市场也不例外,外企已经提前布局力求占据主动。据悉,飞利浦公司已在上海设立了一个OLED照明产品开发中心,以便能够与世界各地的照明设计师共同进行OLED应用的开发和定制。不过,OLED照明产业还处于萌芽期,“动听”的故事还在后面。 |